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与工程研发团队

团队负责人:陈强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青海大学校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际焊接学会(IIW)副主席,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兵工学会焊接分会副主任。《中国焊接年鉴》《焊接学报》《电焊机》《焊接》等学术期刊编委,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15项,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200余篇,其SCI/EI/ISTP收录百余篇。

团队总人数:6人

研究内容:氢能

专注氢能源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材料研发、以开展应用性科技研究为目的创新型科研机构。中心骨干由海内外能源科研核心领域院士、专家团队组成,在氢能源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氢化工、氢冶金及统调燃煤电站锅炉燃烧技术改进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众多科研成果。团队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承担的科研课题技术目标优于目前国内现有产品技术标准、对标国际同类研究机构现有研究水平,部分产品与设计填补国内空白;部分科研方向:1、陆上/近远海绿电制氢科研应用方向;2、高压储/输氢科研方向;3、氢能商用车、氢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水下航行器;4、绿色能源产业园开发(氢能源+固态电池+储能+绿色乙醇制氢、生物航空煤油)。

1、研发并量产的世界先进水平碱性制氢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知名气体、半导体、新能源企业。特点:高电密运行,体积、重量仅为同类设备的1/4;10%~110%宽负载,升载仅20秒,为业内最快,可直接耦合绿电离网制氢。

2、生物质绿色乙醇制绿氢、甲醇,绿色航空煤油技术:特点:非贵金属催化剂、过程无酵废水,原料可“粮、饲、能”三用;改良沙漠土地、重度盐碱地提高耕地效率;乙醇转化率>99%氢气收率达90%;可利用现有加油站在站重整制氢、甲醇;可使基于乙醇的生物氢动力汽车燃料成本明显低于当前汽油车;

3、LTPT抗氢脆管道焊接技术:搭配智能动态焊接系统,通过颠覆性创新改变焊道应力,有效解决焊缝道氢脆现象,可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压输、掺氢管道场景。

创建时间:2024-09-11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