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特色牧草、蔬菜与甜菜优异种质航天育种技术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等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进行了30多次搭载,有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上天。截至目前,我国拥有经过太空搭载的农作物共计9大类393个品系,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70多个。航天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明显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改善了农产品质量,优化了农作物抗性,并为航天工程育种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有效解决“蒙”字号系列品种短缺问题,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依托双方资源技术优势,建立一套完整的航天搭载、选育、快繁体系,通过航天育种技术获得一批突破性的农业新品种。

       该项目主要探索内蒙古特色牧草、果蔬与甜菜优异种质的太空诱变、优株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快速繁育等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建立新型高效的诱变育种新技术, 通过利用空间辐射、微重力、地球磁场、高真空等空间特殊环境的综合诱变作用,使其产生遗传变异,再返回地面后种植,观察、测定不同区域和种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开展抗旱、抗寒、高产等相关优势基因的鉴定评价,与常规、杂交和分子育种等方式有机结合,培育出优质航天新品种。此外,针对种子纯度不高、萌发率低、性状不稳定、种苗带毒等生产瓶颈,选择优异形状和品质的牧草、蔬菜、甜菜等航天新品种,开展快速繁育,创制高品质、高产量、抗病虫、抗逆等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优异的牧草、果蔬及甜菜新种质。

       该项目的实施,拟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牧草、果蔬、甜菜等特色作物开展研究,预计将登记蔬果航天新品系3个及以上,示范推广面积500亩以上;牧草航天新品系1个,示范推广面积10000亩以上;甜菜航天新品系1个及以上,示范推广面积10000亩以上。一方面,为我区从事育种的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提供育种材料搭载服务,实现育种材料有益诱变,加快新品种选育研发,全面提升我区育种行业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航天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推动我区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为农牧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等提供稳定、丰富的航天新品种供应渠道,将实现我区优势、特色育种“搭、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有效推动我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创建时间:2023-12-21 18:56